admin 發表於 2020-12-11 16:09:50

中國傳统武术在台灣-腾讯网

笔者是一位1966年生于台灣的中國傳统武术爱好者,在求學期间参加过各种武术社团,对于中國傳统武术(两蒋时代简称為“國术”)有着深刻的感情,并且曾从物理力學與人體工學的角度解读过前人的聪明。在这篇文章里,笔者将从历史、执政者聪明、布局的角度,看看“國术”在两岸的傳承與發展。

蒋政府来台前的“國术”發展

台灣武术可溯自清政府于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把台灣纳入版圖今后,渐渐开放汉人开垦台灣,中间还经过日据期间,一贯到蒋介石政府迁往台灣前。在台灣不少地方都有先人所傳布下来的功夫與故事,有首台灣老歌谣唱道“拳头最好是西螺;功夫出名虎尾溪”。而台灣当地發展和酝酿的中國傳统武术,在文化上是與中國大陆的武术血脉相连的。自古以来中國各地村落為保乡卫家,常聘请有名的拳師到村子教拳授艺。清道光年间,刘炮(字明善,阿善師),从福建漳州来台灣,在西螺创辦广兴武馆“振兴社”。同一期间,西螺大户廖金埜结合廖家祖傳武术與来自唐山的武术名師高荣師的身手,在地方积极推广。他的七子廖懋昭(别号万得師)聪明过人,尽得其真傳,在光绪年间考取武秀才,年方二十四即开设武馆,由其父取名為“勤习堂”,广收門徒。“振兴社”與“勤习堂”在台灣是傳布非常广的两個武术社。

在台中大甲一带也有民间傳布下来的武术,依照台灣身手文化研讨會郭应哲師长西席的盘问造访,大甲五十三庄武馆系统概分為大安钦习堂─泡師、大甲集英堂─黑番師、外埔义虎团─趖師、玉麟金狮阵─益師、麒麟神狮阵─王仔甲、大安振兴社、大甲金胜堂、玉麟馆、忠义堂等派。每個武馆都有其武术特色,钦习堂有“连环八卦阵”;玉麟馆经目前考证,极可能是鹤拳系统中,最古朴的“永春白鹤拳”,不要说國内罕见,理当也是举世罕见。“义虎团”更是國内独一无二“弄虎不弄狮”的武馆。别的还有金鹰拳,全名五爪金鹰拳,此拳相傳為岳飞操练战士的拳法,最早在福建一带广為傳布,尔后先民来台开垦,遂将此拳傳入台灣,并在地生根数百年,為西螺七崁武术之一;白眉拳是一种古老的拳术,属南拳的一個流派。發祥于明朝末年,据傳是四川峨嵋山白眉道人所傳,现在四川、广东、香港、澳門等地较风靡。其特点是刚强桀,连贯性强,路线宽敞。其拳法有冲拳、鞭拳、雙撞拳及千字箭拳。桥法有碎桥、钻桥、刹桥與封桥等。

鹤拳可以说是台灣傳统上多人深造的拳术,当然说鹤拳發源于福建,但由于台灣學人众多,所以在台灣保留得相当完整。鹤拳据说是方七娘于清朝顺治年间(一六四四-一六六二年)所创,后来永春白鹤拳傳人五枚師太,在永春白鹤拳的底子上,加以创新,并将这种崭新的拳法傳给严咏春,由严咏春與其夫梁博俦發扬光大,人们称这由严咏春傳教出来的新拳法為“咏春拳”(永春拳),也就是现时风行世界的广东“咏春拳”。

咏春拳

公元1896年(光绪22年)是台灣进入日据期间的第二年,那年的6月13日,因為日军狡计超越浊水溪进军云林西螺受到抵抗,激發日本政府的关注,这也是云林地區斗六、他里雾、西螺抗日行动的开始。当时,西螺青年组成的义勇军在浊水溪畔夜袭日军,并将所杀两名日军的头颅悬挂于西螺王爷宫朝庙以示抗日决心;日军因此大举攻占西螺地區,出格将西螺当地的武馆成員视為大敌,严令振兴社终结封锁。振兴社的門人四散躲避追缉,以教授暗馆维生,意外促成振兴社身手在台灣开枝散叶。

日本政府為压制台灣民间抗日勾当,严禁台灣汉人深造中國傳统武术,因此台灣拳术在这一期间正式走向衰落。蒋政府迁守台灣今后,又带来大量大陆各种拳术,中國北派武术也随着来到台灣發展,并且有了不少至今大陆已失傳的門派。

蒋政府入台后的武术布局

1949年,蒋介石政府搬场台灣,随之来台的大陆各省人士达二百万人,予台灣当地各方面之影响极巨。除蓄養人才外,还有延续正统的方针。蒋氏处处標榜其系中國文化道之正统地址,比如其國民教导系统中,经常声称蒋介石乃祖述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以迄國父孙中山師长西席”,此一说辞,当然是蒋介石為其威权政體寻找正当性的政治宣傳,但也正因為所谓“傳统中华文化”具政治正确性,台灣的中國人很习惯以“保卫、复兴中华文化”来看待中國老傳统。國术的傳承在此风气之下,標榜傳统師承,不过从其布局来看,蒋氏也是武學的内行或是有识之士。

1983年,中國文化大學在體育系下创建國术组,后来改為國术系,是第一個有武术科系的學府。國术组早期有不少武术名師教课,如︰张敦熙、常东升、范之孝、傅淑云、孟昭勋、刘云樵、孙绍棠、郭秉道、罗开明、陈天一、王凤亭、贺顺定、唐克杰等人,為中华武术的薪火起了延续與推展的傳染感动。但是大陆武术家来台灣还是有政府布局的影子。

七海學八极

七海是两蒋期间“总统府”侍卫队的密称,专門保护率领人,所以要在最短时间让目標丧失致危能力,且生死不论,也不擒不抓(这些是宪兵或警察的事),所以蒋介石選用了八极拳做底子,让刘云樵做了侍卫队教官和总教头。

民國初年,河北沧州有位八极拳名家李书文,他的弟子霍殿阁做过伪满洲國皇帝溥仪的武术教師和保镖官。此外一個弟子即刘云樵(1909-1992年),他将八极拳带到了台灣并且發扬光大。而與刘云樵同时跟李书文學八极拳的李健吾,做过毛泽东的保镖。《一代宗師》中张震扮演的角色“一线天”原型,可能就是刘云樵和李健吾的混合體。

电影《一代宗師》中张震扮演的八极拳高手“一线天”

1971年,刘云樵在台灣创辦《武坛》杂志,大旨為复兴中华文化、發扬國粹;宣扬武德、提倡國术勾当;整理旧文献、制定國术讲义。為了实际敦促國术發展,同年开设操练班,是為武坛國术推广中心的前身,培養出大批优秀武术人才。当时台灣武坛國术推广中心學子遍天下,海外分坛遍及美國、加拿大、委内瑞拉、西德、挪威、比利时、日本、马来西亚、印尼等國家,有极高的世界影响。

國民大會藏螳螂

张祥三師长西席,山东黄县人,是刘云樵在六合螳螂門的師兄。幼年时随兄于丁子成处學拳,12岁正式拜丁為師。苦练20余年,學成六合螳螂拳。1926年,在丁子成创辦的黄县國术研讨會当武术教師。后又从曹作厚等拳師學七星螳螂拳、子母连环拳、罗汉拳、梨花枪、纯阳剑、杨式太极拳等。1949年,任台灣省國术會理事,教弟子多人。其高徒戴止皮癢藥膏,士哲,着有《六合螳螂拳》《七星螳螂拳》《子母连环拳》《纯阳剑》等。而张師长西席被安排在当年的國民大會事变,除發扬國粹还有保护政坛大佬的事变。而螳螂拳是综合北方18去除肉瘊子,家拳法,分七星螳螂拳、梅花螳螂拳、六合螳螂拳、八步螳螂拳、秘門螳螂拳等,擅长以巧破力、以弱击强,并且手法迅且密,非常符合隐而不显的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八步螳螂拳是目前在大陆没有而仅存在台灣的螳螂拳之派。民國初年,螳螂拳大師姜化龙師长西席以七星螳螂拳结合八卦掌、通臂拳、台北室內設計,形意拳,创出八步螳螂拳,傳予冯寰义军长西席。冯寰义军长西席再傳卫笑堂師长西席,并由卫笑堂師长西席带进台灣加以推展傳布,出格在大學、高中社团中培養青少年。

盘问造访員學快跤

台灣的盘问造访局类似美國的FBI,常态方式约有3000名盘问造访員分布全台各地,几乎都需要學摔跤,而且是先打再摔,麻利分开现场為主。根底上盘问造访員要抓人时都伙同宪兵或警察,自己动手的几率不高,但最大的风险是卧底,出格是卧底如被發现,必须麻利突围。所以早期的盘问造访員都會學保定快跤,出格是入門弟子还會有穿西服、用皮带等出格衍生新招式。

总教头常东升出身摔跤世家,九岁时就跟着父亲常兰亭练习摔跤根底功。其父生有四子,常东升是最小的,长兄常东如為张凤岩門下,同样精通摔跤。常东升在父兄启蒙下,数百场比试从未落败,连蒙古跤手都深為佩服,称其為跤王、常胜将军。因其摔跤动作快速优美,搏得了“花蝴蝶”的称号。他最得意的技法是“得合”“麻花掰”“沾衣跌”。

1933年,经马良保举,常东升在南京获全國國术考试总冠军,随即担任中间國术馆摔跤教官(相傳中间國术馆以每一個月500大洋的重金礼聘之,当时北京公立學校教師月薪大约5大洋),历任湖南省技术队和各地军队的摔跤教官,有“武状元”“摔跤大王”的封号。

后随蒋政府撤退来台灣,专任中间警官學校(中间警察大學前身)教官,并兼任師大、政战、建中之摔跤教官。1975年,曾应摩洛哥國王邀请,至摩洛哥表演中國武术,延续击倒國王卫队成員。國王大為歌颂,以一柄宝刀相赠。后筹设“中华民國摔角协會”,并赴美创设“世界摔跤协會”。

警官要练咏春

在台灣,一般差人要深造柔道與擒拿。因為对付的是公家,不可以伤害过重,所以警官修炼要架子小,意在以弱击强,出奇不意,咏春拳就是很好的選擇,也是符合女子深造的拳法,还特别符合在狭小空间格斗。以前有一句俗话,千万别在小船上碰着學洪拳铁桥的,更别在厕所里碰着學咏春的,因為在厕所、电梯里,别的拳法阐扬不开。

台灣最知名的咏春拳教头卢文锦

台灣最知名的咏春拳教头莫过于卢文锦。卢文锦原籍佛山,1933年出生于香港的咏春拳武术世家,是叶问的外甥,也是叶问的早期弟子,李小龙的師兄。1975年,他退役后便在台北市设馆授徒,教授除其舅父叶问的咏春拳嫡傳之外,加上其军中學得的擒拿、柔道和必杀动作,人称卢文锦咏春是外國學咏春拳者的最爱,至今弟子遍布世界各大洲。德國的军队和美國的海军陆战队都曾请他去引导过,有“台灣咏春拳之父”之称。

由台灣扬名海外的外丹功、太极拳

世界外丹功宗師张志通是天津人,1920年出生,父鸿勋公,信奉回教,曾任教长。张志通九岁丧父,赖母扶養成人。聪慧过人,天津師范學校毕業,从常振荣大師深造弹腿,拜张锐為師,深造五行通臂拳,后经锐師介绍再投入张喆名下,傳授五行通臂拳,十年苦修,技艺精进,遂有杰出成就。民國三十五年曾任天津國术馆长,大力推行國术勾当,名震天津。民國三十七年十二月时局告急,奉锐師命携丹功秘笈来台。

1949年秋任职台北县九份國小,因瑞芳地區多雨,气候潮湿,疾病缠身,遂启锦盒修功,半年光复健康,十八年苦修,丹功练成,而达马阴藏相精飞全身,公开傳授外丹功后竟遍及全省家喻户晓,对造福社會大众功绩至伟。

1978年9月,中华外内丹功研讨學會创建,發展加倍麻利,各县市创建分會,练功人数竟达150万。海外开班练功者有马、新、菲、印及日、韩、美、加、巴、墨等十余國,丹功傳授超越种族、文化、宗教與政治,成為一种告成的民间寒暄。

太极大師黄性贤,其父名黄昌澄,是一名木匠。黄性贤幼年入私塾,后就读福州理工學校,习木工。自幼快乐喜爱武术,先随谢宗祥习白鹤拳,又随陈世鼎习罗汉拳,至上海访友期间,又生髮,习得少林拳。1934年,回福州参加福建省武术县考與省考,分袂获得冠军與亚军。

太极大師黄性贤

1937年,抗日战斗爆發,黄性贤组练大刀队,先后在上海及福建,以游击战法子对抗防脫髮育髮液,日军。1945年,日军撤出福州,黄性贤还乡,随自然門万籁声习武。1948年,至金門做木柴交易,因國共内战无法返回福建。1949年,至台北开设中醫診所,拜郑曼青為師,习郑子太极拳,曾任台灣省國术會指导组组长、台灣大學國术组太极拳班讲師。1955年参加台灣國术大赛,获太极拳组冠军。

1956年,新加坡拿督陈光前支票貼現,,邀请黄性贤至新加坡授拳。1957年,至马来西亚砂州,开设古晋太极健身學院,又建立古晋积善堂藥局與黄氏太极學會。1970年與摔跤冠军廖广成举辦中西擂台比赛,获胜。發熱護膝,1989年,至美國参加國际武术比赛,获太极拳散打、推手总冠军。至今在东南亚仍有仍有大量中外門徒,亦是首位公开练出凌空劲與波浪劲的大師。

结语

哲人日已远 ,典型在夙昔。中國傳统武术的菁华非是一般勾当所能比拟,而需要日积月累的时辰與心力投入,最重要的是内涵的傳统文化,如敬天法古,尊師重道,而内涵的天人合一,神與气合、意與力合等等更是古代前人的聪明遗產。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古典呆板力與逻辑思维终将被板滞人與人工智能取代;人类或许能在中國傳统武术中找到一条出路,而两岸的自然融合,“國术”或许更是一条台海通道,终南捷迳。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版权,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东方文奈米口罩,化杂志(ID:dfwh-hk)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國傳统武术在台灣-腾讯网